“新疆棉花”事件,不少大陆民众抵制海外品牌转而支持国货,掀起一波李宁、安踏等大陆国产潮鞋的“炒鞋风”,单款球鞋价格爆涨超过32倍之多。探究炒鞋市场的背后,除一批职业炒家在运作外,品牌自身也可能是幕后推手。
其实大陆球鞋文化发展多年,艺人明星在节目上的穿著、加上自媒体的爆发,球鞋被赋予了更多时尚潮流的含义,将球鞋文化推向高峰。球鞋市场上盛行将原价鞋款搬运到价高的平台贩售,圈内称“球鞋搬砖”。
限量营造品牌热度
业内人士指出,炒鞋的流程很简单,就是以平价买进限量版的鞋,然后在二级市场或平台高价售卖,其中没什么技术可言,而且不需要太大的资本,炒鞋族因而迅速壮大。
原先大陆炒的都是国外品牌,主要集中在Nike和adidas等潮鞋,如今炒鞋大军瞄准“国潮”。以李宁运动鞋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型号为例,参考售价仅为1499元(人民币,下同),网上售价冲上了4万8889元,创下大陆国货炒鞋圈的价格新高,远远超出官方售价本身。
国产鞋“身价”一夕间暴涨的套路是什么?球鞋玩家称,首先得先搞“限量”,刻意营造品牌热度,从而让品牌价格提高,品牌方再根据销售成绩调整货量,因此一些热门款式的畅销鞋号和配色,也会因为市场抢手成为限量款,带动二级市场的价格。
另一方面,当前大陆民众爱国心喷发,球鞋粉丝们转而支持国货,“炒鞋贩子”瞄准时机,大批量“扫荡”李宁的库存,这也是导致部分系列鞋款涨价的原因之一。
品牌方跟进调市价
炒鞋市场几乎都是透过专门的球鞋平台,网络转传一份“炒鞋操盘路径图”:球鞋发售后,有大资金入局,也会有散户收货;大批量收购、囤货后再去平台抬价到足够收益的价钱出货。
另一方面,分析也指出,价格疯涨的背后,不仅有炒鞋贩子的身影,也不乏品牌方借机跟进,调整市场价格策略,可说是环环相扣。
炒鞋门槛低,获利容易,已成为一种新型投资方式,许多收鞋、炒鞋者不乏学生身分,但“囤鞋”有涨有跌,有玩家指出,曾有大户一次收了1000多双的球鞋,但一双却跌了100快,最后大亏了10几万。
“国潮”乱象,惊动大陆官媒发声警示,批评如因“炒鞋”导致球鞋爱好者买不到想要的球鞋,进而让国产品牌失去消费者信任,也断了国产品牌升级之路。